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課程介紹

課程類別: 文史哲學
班級名稱:
課程名稱: 實踐多元文化教育--以東南亞為方法
班 別: 學士學分班
學分數: 3.0
上課時數: 54.0
上課時間:
起始日期: 2021/2/22
結束日期: 2021/6/28
師資介紹: 龔宜君專任教授
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
專長:東南亞台商與華商研究、東南亞國家與社會、經濟社會學、性別與發展、東南亞國家發展、國際遷移、性別研究、發展社會學、社會科學方法論

任課課程:
1.越南與泰國:全球化與發展
2.當代東南亞發展議題
3.印尼─人文地理
4.社會科學方法論


李美賢專任教授
西維吉尼亞州西維吉尼亞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專長:東南亞各國比較政治(著重島嶼東南亞國家)、認同與族裔政治 、印尼研究、東南亞移民與移民社會、東南亞發展議題、後殖民國家的制度與文化、東南亞婦女/性別研究

任課課程:
1.新加坡:小敘事與李光耀的對話
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3.基因遺傳研究以「族群」為基礎的倫理議題
4.越南:社會變遷下的性/別圖像
5.國際移民專題:邊界與仇恨罪
課程狀態: 結業
備  註: 因報名人數不足,採隨班附讀方式辦理
上課類別: 校外校區
上課地點: 台北科技大學
地  址: 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
電  話: (049)2910960*2565
連絡人: 鄭心怡
email: sycheng@ncnu.edu.tw
相關鏈結:
課程介紹: 課程目標Course objectives:
1.理解社會真實問題
2.解構多元文化實踐的核心障礙:矇意識種族主義
3.批判重建「另一種社會、秩序、規範的可能性想像」
4.教案敘事:師生共創「東南亞」融入的多元文化方案
本課程主要引領學生認識「百萬『落後』異鄉人在台灣」的社會事實與引發的社會議題。核心關注教育如何介入解決歧視與排除「東南亞」的重大社會問題。除了修煉多元文化能力,更需「超越多元文化能力」,但超越多元文化能力的教育,必須先解構主流的「矇意識種族主義」,也就是將保羅所言「素樸意識」轉為「批判意識」,並發展批判性的多元文化教育方案,並發展教案,以教案作為敘事,批判敘事具社會正義的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