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課程介紹

課程類別: 文史哲學
班級名稱:
課程名稱: 金三角與緬甸專題研究
班 別: 碩士學分班
學分數: 3.0
上課時數: 54.0
上課時間:
起始日期: 2023/2/25
結束日期: 2023/6/24
師資介紹: 趙中麒
職稱 :副教授
授課領域:
大學部:社會學、政治學、NGO與援助發展、政府與政治發展、跨文化服務學習;東南亞區域發展、緬甸民族衝突與金三角跨境議題、建構泰國性、中緬關係
研究所:多元文化主義專題、民族主義專題、東南亞族群/民族衝突專題、緬甸與跨境東南亞專題、中緬關係專題
研究專長:緬甸政治社會發展、中緬關係、泰國族群治理;民族主義與族群衝突、多元文化主義、難民與援助發展
課程狀態: 結業
備  註: 因報名人數不足,採隨班附讀方式辦理。
上課類別: 校外校區
上課地點: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地  址: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
電  話: 049-2910960#2565
連絡人: 鄭心怡
email:
相關鏈結:
課程介紹: 金三角,一個位於泰國、寮國和緬甸三國交界處的三不管地帶;曾經,這個三不管地帶因為毒王昆沙、緬甸少數民族武裝革命、國民黨孤軍的軍事行動、黑市貿易等,成為三國政府不願或無法直接有效治理的地帶。香港、好萊塢、台灣的電影,對金三角地區的描述,以及關於國共內戰的非虛構文學作品對該地區充滿東方主義式的描繪,更讓金三角地區蒙上神祕色彩。
在進入現代國家之前,自雲南以降的大陸東南亞地區,是所謂的曼德勒體系(Mandala)。如同燭光,愈靠近燈心,光芒愈強,離燈心愈遠,光芒愈弱,曼德勒體系下的國家治理亦同,欲往邊緣地區,治理愈弱。儘管大陸東南亞地區已進入現代主權國家的時代,「金三角」的存在,凸顯曼德勒體系的遺緒仍在當地繼續作用。
隨著盤據緬甸東北方的緬共東北軍區瓦解、寮國開放國門與市場、中國和聯合國在當地禁毒與推動替代性種植、泰國將其與三國交界處發展為邊境觀光重點和特別經濟區、中國發展雲南和東南亞地區邊境貿易等,國家對當地的治理也愈深,金三角的神秘色彩乃逐漸淡去。不過,做為曾經的三不管地帶,圍繞金三角地區各國「邊境」所進行的各種活動,仍有許多處於黑色與白色地帶。
本課程可為「從邊緣認識核心」視角的入門課,藉著閱讀金三角地區相關研究重要作品,理解國家如何治理與不治理邊境地區、邊境地區如何因應國家治理進而影響邊境上的本國、相鄰他國,以及,國家和當地社群如何透過國家和自身的行動,讓「金三角成為金三角」、讓「邊境成邊境」。
課程內容分為四大部分。首先,「邊境與國族建構」由中國雲南開始,討論中、緬、泰國族建構過程中,邊境地區迥異的文化與認同如何因應此一國族建構大敘事;其次,金三角地區國家對邊境柔弱治理所引發的毒品與色情等如何從邊境溢出成為國家的「社會問題」、邊境地區如何依賴毒品以求得基本發展;第三,泰北孤軍如何透過國家推動的替代性農業擺脫毒品,並藉此重塑自身政治認同;第四,討論中緬、中寮泰、泰寮三個區域的非正規跨境貿易如何進行,國家如何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的政策參與、限制,乃至鼓勵此種政策,最終使「邊境」成為「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