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類別:
|
理工農醫
|
班級名稱:
|
|
課程名稱:
|
台灣傳統聚落與建築研究
|
班 別:
|
碩士學分班
|
學分數: |
3.0
|
上課時數: |
48.0
|
上課時間: |
一 |
起始日期: |
2023/2/13 |
結束日期: |
2023/6/12 |
師資介紹: |
授課教師:許勝發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
經歷: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私立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管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私立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管理系兼任講師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博士後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研究助理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研究助理
|
課程狀態: |
不開班
|
備 註: |
上課地請洽藝推中心
|
上課類別: |
本校校區 |
上課地點: |
關渡校本部 |
地 址: |
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藝術資源暨推廣教育中心
|
電 話: |
02-28961000#2803
|
連絡人: |
呂佩珣
|
email: |
hjhuang@aaa.tnua.edu.tw
|
相關鏈結: |
https://aaa.tnua.edu.tw/course/5755
|
課程介紹: |
課程說明:
「聚落(settlement)」是人類群居聚集的場所或生活共同體,為一種「社會性空間(societal space)」,可進一步定義為「一種具領域的社會性空間。它是於一個特殊的、固定的和有界的區域內為某種社會文化單元所佔領、所控制,而明示這單元與其成員的整體性實存」。大體上聚落一般可分為都市聚落(urban settlement)與鄉村聚落(rural settlement)。再依人口與機能細分則更可分為都市(city)、城鎮 (town)、村落(village)與小村(hamlet) 等四層級,而都市、城鎮屬都市聚落,村落與小村則屬鄉村聚落。廣義的「建築(architecture)」包含人類規劃形成「聚落(settlement)」空間的各個階段,狹義的「建築」則構成聚落中的物理性空間或構造。
臺灣的聚落研究大致從建築學、都市學、歷史學、人文地理學、人類學等領域來切入。在建築領域中,聚落研究自70年代中葉的古蹟研究肇始,自漢人的實體建築研究向外擴充地域範圍成為聚落規模的研究,在80年代研究範圍逐漸擴及原住民及日本殖民時期的聚落研究;這個階段傳統建築的研究隨著探究範圍的拓展與觸角的深化,研究範圍已逐漸涵括建築構造、建築技術、建築裝飾、空間詮釋等不同面向之議題。不管是從建築實體出發或者從歷史變動的角度切入,研究者莫不希望建立一套完整的分析架構來檢視研究對象。
本課程的主旨即在論述聚落與建築的理論與原則,使學習者能擴展其對台灣傳統聚落與建築研究的視界。這些體認足以協助學習者在未來從事台灣傳統建築的研究時,有一套較為有系統的研究方向、架構和體系,並有較為廣闊的看法與清晰的觀念。
本課程先以討論的方式進行,每次上課需閱讀指定讀物並討論。除了閱讀指定的書籍之外,將安排實地訪察,並提出相關研究課題及看法。期末就特定聚落議題進行建築史料之蒐集、整理、分析與撰寫。
|
|